何香凝美术馆:烟雨江南文人客,墨染丹青观历史
明清两代的中国绘画在沿袭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演变。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和繁荣,文化艺术日趋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绘画名家和流派。各画派往往在一个或几个代表性画家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形成画家群,他们或有绘画传习中的师承关系,或有相近的艺术风格、审美情趣,形成了影响甚至左右当时绘画发展方向的力量。这也成为明清绘画的一大特色。明清时期的地域性流派众多,其中如“娄东画派”、“金陵和扬州的地域性绘画”等均呈现出自身独特面貌,并在互为参照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勾勒出了明清时期中国绘画的总体面貌。
而作为一座地处中国最年轻城市的“老牌”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从2020年起至今,与南京博物院合作策划并展出了三场独具特色的展览:“家在娄水边——从‘四王’到近代娄东专题展”(2020)、“领异标新——‘扬州八怪’与扬州三百年绘画特展”(2021)和“从董其昌到傅抱石——金陵绘画四百年特展”(2022),则以明清时期重要的中国绘画流派或地域性绘画、画家和作品为基础,用严谨的学术框架梳理与生动的图像阐释相结合的方式,在系统回溯美术史的同时,也展现了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对于近现代艺术发展的影响。
“金陵绘画”的发展与创新
在不久前刚刚开幕的“从董其昌到傅抱石——金陵绘画四百年特展”中,从明末文人逸士的典型代表董其昌,到康熙初年的“金陵八家”,再到解放后以傅抱石等人为代表的“新金陵画派”,为观众完整展现出一段金陵绘画在四百年间发展的生动历史画卷。
董其昌 仿黄公望山水图 扇页 金笺 设色 15.1cm×46.7cm
董其昌 山水图 卷 纸本 墨笔 19.1cm×112.4cm 1599年
龚贤 茅舍树木图扇面 金笺 墨笔 16.5cm×51cm
龚贤 千岩万壑图 卷 纸本 墨笔 27.8cm×980cm 1673年
与“娄东画派”所在的太仓小城不同,作为“六朝古都”的金陵(今日南京)一直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明末清初的金陵,文化昌盛,经济繁荣,书画成为当时生活时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富商大贾们对于书画鉴藏的喜爱,也催生了与书画相关的诸多行业。这些都让金陵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不但孕育出一大批本土画家,也聚集了来自各地的艺术家。
杨文骢 雁荡八景图册 纸本 墨笔 24.5cm×17.5cm
髡残 松岩楼阁图轴 纸本 设色 41.6cm×30.3cm
钱松喦 金陵雄姿图轴 纸本 设色 52cm×36cm 1970年代
在这次展览中,金陵艺术的特点和传承被分为五个不同的单元来呈现。在“金陵前贤”中,以董其昌和吴彬为范例,初步展现出金陵艺术风格的丰富多彩和多样化特性;在“金陵八家”和“金陵别样”中以时间为线索,进一步展现了金陵绘画发展的曲线及更为多样的风格表象:其中既有“南宗”“吴门文氏”的清雅,也有“院体”的谨严富丽等等;在“金陵余绪”中,展现了因画面气格日渐衰弱,笔墨日渐疲软,结构缺乏变化等,而走向衰落的金陵画坛;在“其命维新:新金陵画派”中,展现了解放后强调写生的中国画改造历程,傅抱石、钱松喦等大家突破了因袭前人的模式,探索自身的绘画风格,并促成了“新金陵画派”正式崛起。
傅抱石 山居图轴 纸本 设色 91cm×61cm 1946年
宋文治 拟巨然笔意图轴 纸本 设色 89cm×48cm
亚明 游赤壁图轴 纸本设色 67cm×45cm 1980年
展览海报
“娄东”在哪里?
在何香凝美术馆举办的这三场展览中,“娄东”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或许在看展之前,很多观众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娄东究竟在哪里?
王时敏 仿大痴山水图 1669年155 x 72.5cm
王时敏 夏山飞瀑图 1666年106.2×48.7cm
展览用开篇的“娄水边”单元,说明了“娄东”所处的位置——古代时娄江东边的太仓小城。而古娄江源溯于太湖,其流域以形胜称奇,西起苏州,一路流经虎丘和昆山,东达太仓富庶之所,北接阳澄湖,而南面青秋浦。围绕着小城太仓是常熟、苏州、昆山、嘉定、松江等,“烟雨江南”半壁都聚在此。
王鉴 仿李成积雪图 年代未详 98.3×39cm
在廓清了地域的概念之后,展览也用不同的主题单元(“娄水王氏”和“娄东画学”等),对“娄东画派”的源起、发展和影响等,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与总结。如“娄东画派”是因为当时生活于此地的王时敏而得名的,而王时敏幼时又跟随董其昌学习,尽得董其昌衣钵;“四王”中除了王翚生长在毗邻太仓的常熟之外,王时敏、王鉴和王原祁皆生于太仓长于太仓;之后随着王原祁的诸多弟子的加入与研习,使得“娄东”不仅在文人画史上影响巨大,且领袖有清一代三百年。
王翚 古木奇峰图 1703年 126.1×42.8cm
同时,通过诸多珍贵展品的有序呈现,观众也可以明确感受到“娄东画派”独特的艺术风格所在:以山水题材为主,追求对元代诸家及明代董其昌等人作品程式的摹仿、借鉴和组合,画面往往充满抽象和符号化的因素,绘画技法上则更加注重对笔墨的锤炼。
王原祁 乔松修竹图 1702年 83×43cm
王昱 夏山暖翠图 1720年 153×94cm
而除了在当时的历史范畴内讨论“娄东画派”的意义之外,展览还将时间的维度拓展到二十世纪的时空之中,并生动地呈现了董其昌画学系统及“四王”遗产对于现代艺术大家的影响,如著名的冯超然、朱屺瞻、吴湖帆、张石园等。
吴湖帆 碧山烟翠图 1947年 94×34cm
朱屺瞻 寒岩积雪 1973年 122×56cm
展览海报
“扬州八怪”为什么怪?
身处富庶之地的江南,扬州在明清时期不仅是商业重地,在中国绘画史中也曾散发过璀璨的光芒,并影响至今。扬州的文化发展同样离不开大运河开通后的频繁商业活动,以及商贾富豪对文化艺术的推波助澜。扬州地处长江交汇、南北水陆要塞区,是清代漕粮、海盐的物资中转站,文学名著《红楼梦》的故事便是从扬州开始,而身为康熙重臣的曹雪芹祖父曹寅就曾在扬州整顿盐务,同时在南京主持江宁织造,可谓红极一时,通过各种历史文献、明清小说,我们都能一窥当时扬州的繁华景象。
石涛 淮扬洁秋图 纵八九厘米 ,横五七厘米 一七○五年 扇面 金笺 墨笔
禹之鼎 高士奇归马图 纵五〇·三厘米 ,横八六厘米 一六九七 卷 绢本 设色
汪士慎 空里疏香图 纵八四·七厘米 ,横四〇·八厘米 一七三六年 轴 纸本 墨笔
明代中期以来,晋商和徽商日渐活跃,随着城市的繁荣和扩大,都市文艺圈也渐渐形成,其影响力如同涟漪一般逐渐向周围扩散,形成别具一格的江南绘画景象。作为明清时期一个新兴都市,扬州吸引了最具有号召力的画家,这些画家的身份背景各自不同,却历史巧合般地迎合了当时商贾富豪、文人雅客迥异不同的艺术趣味,其中既有文人画中的优雅野逸又兼具了现实世俗生活的日常温馨,在同一时期引领了艺术的潮流,并对近现代绘画的审美风格影响巨大。
郑燮 三友松石图 纵一九〇厘米 ,横五〇厘米 清 屏 纸本 水墨-1
罗聘 芭蕉佛像图 纵七八·五厘米 ,横三〇·七厘米 清末 轴 纸本 墨笔
闵贞 刘海戏蟾图 纵一二八·七厘米 ,横七〇·八厘米 清 轴 纸本 墨笔
此次的“领异标新——‘扬州八怪’与扬州三百年绘画特展”是南京博物院从馆藏精品中选取了包括唐志契、程邃、查士标、石涛、禹之鼎、虞沅、王云、袁江、高凤翰、汪士慎、李鳝、金农、黄慎、高翔、方士庶、郑燮、李方膺、袁耀、罗聘、王素、吴熙载、闵贞、边寿民等共二十余位扬州籍或活动于扬州的画家作品,呈现出清代扬州绘画的三百年兴衰史。展览从遗民画家、职业画家、文人画家、本土画家等四个不同视角全方位呈现了扬州这个清代重要的艺术创作现场和艺术赞助平台。
李方膺 鲂鲤贯柳图 纵一二五·二厘米 ,横五七厘米 一七三八年 轴 纸本 设色
金农 牵马图 纵四八·六厘米 ,横八〇·一厘米 一七六一年 轴 纸本 设色
石涛曾经主张“笔墨当随时代”,其直抒胸臆的气魄和现代主义的艺术观念对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在发挥着作用。扬州八怪为什么怪?不仅是形容扬州画家不拘一格和特立独行的艺术生活,也是那个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时代在历史长河中的惊鸿一瞥。
黄慎 老叟击磬图 纵一七五厘米 ,横八七·四厘米 清 轴 纸本 设色
华喦 梅花书屋图 纵二二三·三厘米 ,横一一八厘米 一七三三年 轴 绢本 设色 华喦 梅花书屋图 纵二二三·三厘米 ,横一一八厘米 一七三三年 轴 绢本 设色
高凤翰 层雪暖香图 纵八三·九厘米 ,横四〇·九厘米 一七三八年 轴 纸本 设色
方士庶 长林觅句图 纵一二四·四厘米 ,横五八·六厘米 一七三八年 轴 纸本 墨笔
展览海报
最后,何香凝美术馆与南京博物院共同举办的这三场展览,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明清时代,这一阶段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形态转变的重要时期,在思想、政治、艺术层面皆可感受到与唐宋异样的景象。经济和地域对于学术、艺术的影响较之宋元更为明显。在把握时代整体的文人精神气质的同时,这三场展览以娄东画派、扬州和金陵各自的地域特色为基础,通过不同时代文人笔下绚丽炫目的风雅景致,为观众们展现出了三部风格各异又彼此关联的、近代中国美术史的鲜活范本。
同时,两家专业机构的三次展览合作也给区域文化艺术带来良好影响和社会效益,丰富了大湾区民众的文化艺术生活,激发了大众对于传统文化艺术的热诚。而这种以区域文脉的发展特色为基本线索,将历史性的经典审美融入到当代生活视野中的展览方式,也为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带来了更多维度的、关于近代文化的观看和思考方式。
end
往期回顾 / REVIEW
99ART
当代艺术收藏投资专家